均勝電子總部大樓前,一輛搭載著均勝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和功能模塊的L4級自動駕駛測試汽車,沿著長方形的廣場勻速前進;子公司寧波普瑞的貼片車間里,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將電子元器件、芯片等組裝在一塊塊電路板上。
時空交錯的兩幅場景,一面代表未來,一面代表現在。訂單支撐與創新研發,構成了這家全球化汽車零部件與技術服務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體兩面。
“目前,普瑞中國工廠基本滿負荷運行?!本鶆匐娮幼庸酒杖鹬袊鴧^總裁奚曉華告訴記者,普瑞中國區工廠產能利用率已恢復至疫情前正常水平,公司客戶亦未出現下調全年需求計劃的情況,“有信心達成年度目標”。
追訂單趕進度
受疫情影響,今年4月至5月,均勝電子控股子公司均勝安全系統在上海地區的生產工廠出現部分臨時停工停產情況。截至今年5月底,均勝安全系統青浦、臨港工廠已實現全面復工復產。
“上海主機廠客戶的反饋情況比較好,都在追上半年的量,想要把疫情時期的缺口補回來?!鞭蓵匀A說,目前寧波普瑞一個月要完成的出貨量,已達到去年12月的單月峰值水平,預計后面幾個月也會滿負荷運轉。
均勝電子董秘俞朝輝表示,從生產端來看,中國區工廠產能利用率已恢復至本輪疫情前正常水平,基本接近滿產狀態?!艾F在的情況是,人和機器都到位了,部分供應商受到疫情影響,原料需要更靈活地調配?!?/p>
對于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而言,“缺芯”是2021年以來的另一大掣肘?!耙惠v新能源汽車,至少需要1000多顆車規級芯片。疫情防控期間由于供應鏈失衡,進口芯片空運到上海機場,一度沒人卸貨,空運價格隨之翻倍,可能出現斷鏈的風險?!鞭蓵匀A說。
據介紹,均勝電子此前聯合主機廠與芯片供應商開展保供一攬子方案,爭取在芯片供應的重新分配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同時,通過對國內初創芯片公司的定制合作與投資布局,引入工藝流程方面的替代方案。目前,各子公司主要芯片供應穩定,且庫存充足。
2022年一季度,盡管受疫情影響,部分主機廠推遲發包,均勝電子仍在全球新獲訂單158億元?!拔覀儗θ甑臓I收目標相對樂觀?!庇岢x表示。
順變局謀未來
30.9億元!這是均勝電子2021年的研發投入。這一數字,超過了許多A股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
投入正在逐步變成產出。作為智能座艙與網聯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均勝電子子公司均聯智行去年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座艙領域展開深入合作,目前已與國內某知名自主品牌簽署訂單協議,預計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實現量產;搭載公司5g-V2X技術的國內某造車新勢力新車型訂單已于2022年初正式量產。
在智能駕駛方面,均勝電子開展從L0至L4級自動駕駛各級別技術研發,提供由智能駕駛域控制器、智能傳感器、中間件到應用層算法的全棧解決方案?!肮疽雅cAmbarella、地平線、NXP等芯片廠商建立合作,針對不同級別的智能駕駛及不同類型的客戶群體進行開發?!本鶆傧嚓P負責人表示,“在自動駕駛領域,公司掌握了較為完備的技術儲備,搶占了先機?!?/p>
市場風浪,考驗著全球化的均勝電子。在30個國家擁有逾4萬名員工的均勝電子,如何應變?
“2020年初疫情發生后,均勝電子發現了整合等方面的問題,‘強身健體’行動已經開始?!本鶆傧嚓P負責人說。比如,通過重組減員、自動化持續投入、管理提升等方式,目前均勝汽車安全事業部員工數較2020年末減少約8500人。再如,通過加強和客戶實時溝通及全球工廠跟蹤預警,改善訂單預測的準確性,提升生產計劃與訂單的匹配度。
“得益于一系列改善措施,汽車安全事業部經營情況已在今年第一季度逐漸扭轉?!庇岢x說。
新能源汽車產業方興未艾,成為一條確定性的賽道。2021年至今,均勝電子在國內快速切入了上汽、吉利、比亞迪等車企的新能源車型和“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的供應鏈體系。
“傳統車企和新興車企都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客戶,從訂單情況來看,來自海外的新能源車企訂單也比較充足,與新能源汽車占比不斷提升的態勢基本吻合?!庇岢x說。